2025年2月14日,科纳克里——几内亚劳动与公职部长弗朗索瓦·法亚·布罗诺在人民宫"9月28日"大厅签署针对矿山、采石场、矿业及类似行业的集体协议,终结了该国矿业部门长达30年的旧规。该协议旨在平衡矿工权益与企业利益,并构建符合"体面劳动"原则的行业环境。
一. 协议核心条款
1. 薪酬与用工规范
设定行业最低基本工资标准
外包员工保障:外包工人工资不低于母公司基本工资的70%
社会假期天数增加,以更好兼顾员工家庭需求
2. 社会保障升级
提高退休离职津贴标准
允许符合特定条件的员工提前退休
覆盖范围扩展至所有矿业及采石场运营商
3. 劳工权益强化
保障工会自由,明确保护工会代表及受监管的罢工权
建立劳资联合调解委员会,优先通过对话解决纠纷
实行"同工同酬"原则,规范加班工资与专项津贴发放
4. 安全生产与培训
强制企业提供个人防护设备
设立专项委员会负责职业风险预防
要求企业承担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义务
二. 三方表态
矿业协会
矿业商会主席伊斯梅尔·迪亚基特强调:"我们不仅设定了最低工资,更致力于建立有尊严的公平工作环境。工资应成为个人与家庭发展的杠杆,因此特别关注职业晋升通道和财富分配机制。"
企业界
几内亚企业总联合会主席安苏曼·卡巴表示:"此协议证明社会对话是构建稳定行业的最佳工具。我们感谢政府推动建立更公平的监管框架。"
政府立场
劳动部长布罗诺指出:"该协议符合政府推动'体面劳动'的优先战略,既保障工作环境安全公平,又提升国民在矿业转型中的就业能力。这将助力'西芒杜2040'经济转型计划的实施。"
三. 改革目标
巩固几内亚作为西非矿业枢纽的地位
改善数千名矿业从业者的工作条件
通过规范化的行业结构吸引可持续投资
阿拉丁(ALD)评论认为,几内亚时隔 30 年更新矿业集体协议,是该国在劳资关系重构、产业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上的关键一步。这一改革既回应了全球化矿业ESG标准升级的压力,也体现了资源型国家在“资源民族主义”与社会公平间的艰难平衡。对中国来说,若该协议执行透明高效,在几中资矿企将迎来更稳定运营环境,减少因劳资纠纷导致的停工风险。但潜在风险也不少:一是执行效能存疑,几内亚官僚体系腐败严重,在透明国际2024年排名中位列第147 位,新规要求的跨部门监管协作可能因权力寻租变味,比如“安全生产委员会”可能沦为收费盖章的工具。二是成本传导冲击矿企,薪资福利上调会进一步推高本就上涨的矿石成本,再加上可能存在的腐败隐性成本,最终或使中国铝土矿进口价格上升。三是工会权力扩大,保障工会自由、明确保护工会代表及受监管的罢工权,可能导致部分利益集体利用罢工实现诉求,冲击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