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几内亚共和国宪法公投(2025年9月21日)及总统选举(2025年12月)临近,国内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军政府领导人马马迪·敦布亚(Mamady Doumbouya)原定于2024年底移交权力的承诺因"技术原因"推迟至2025年12月,引发反对派强烈批评,指责其意图延长军方统治。
反对派行动升级,示威动员启动。8月10日,几内亚活跃力量(Forces vives de Guinée, FVG)发布声明,呼吁自9月5日起在国内外发起"街道与公共广场和平示威",抗议军政府"背信弃义与权力篡夺"。该组织强调,军方已偏离最初承诺的快速恢复宪政秩序路径,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几内亚民主进程受阻问题。
同日,流亡多年的反对党几内亚民主力量联盟(Union des Forces Démocratiques de Guinée, UFDG)主席塞卢·达莱因·迪亚洛(Cellou Dalein Diallo)通过视频连线党代会,谴责军方"共和国偏离"行为。他重申,UFDG将坚定参与跨党派联盟"全国民主与发展联盟"(ANAD)及FVG的联合行动,并透露相关平台"很快"将推出新的动员口号,呼吁支持者"保持战斗准备"。
经济影响显现,矿业稳定性承压。在政治博弈加剧背景下,反对派组织的罢工与示威风险持续上升,为几内亚铝土矿产业带来不确定性。据阿拉丁(ALD)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重要铝土矿供应国,几内亚2025年铝土矿出口量预计将达1.7亿湿吨,其中发往中国约1.59亿吨,其政局波动可能直接冲击国际供应链。此前对AXIS矿采矿证的撤销已产生实质影响,若9月公投后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罢工游行或导致矿区运营中断,进一步威胁中国、欧洲、印度等主要进口国的原料供应稳定性。
军政府解释选举推迟系因"技术准备不足",但反对派认为此举暴露其巩固权力的意图。UFDG领导人迪亚洛在讲话中强调,真正的民主过渡需以"公民自由选举各级领导人"为核心,而非延长过渡期。FVG则呼吁国际合作伙伴施压,确保军政府遵守《过渡宪章》承诺。
综述,几内亚政局处于关键节点。宪法公投能否按计划举行、选举推迟争议如何化解、反对派动员能否形成实质压力,均将成为影响西非地区政治稳定的重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