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铝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阿拉丁!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咨询热线:010-85895516
当前位置:阿拉丁 > > 行业动态 > 国内动态
广西铝业集团:积极作为“挑大梁”,坚定不移做好强产业文章
2025-08-13 17:23   来源: 广西日报
分享

核心阅读

营收连续3年保持13%以上增长;

利润连续3年保持两倍以上增长;

投资额连续3年保持两倍以上增长;

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32%,连续保持正增长;

“新三样”铝材产量占比不断提升,连续保持5%的增长;

三年内两次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一幅全面上扬的折线图,展现的是广西铝产业的蓬勃活力,呈现的是广西铝业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

广西铝业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争做“三个排头兵”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规划图、任务书,勇挑大梁、真抓实干,瞄准打造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的目标,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扛起服务和带动广西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奋力开创出广西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链”上发力 壮大强桂支柱性产业

茫茫戈壁,落日熔金。一辆辆满载银灰色铝卷的重型卡车,在新疆胡杨河市工业园笔直如切的宽阔大道上驰而不息地穿行。车上装载着产自广西的腐蚀箔,在这里经过自主研发的七段化成工艺锤炼后,成为能满足高端电子需求的电极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中、华南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电子电器等高端制造工厂。

这是一条用产业链架起的区域经济交流共赢的桥梁。广西铝业集团瞄准新疆的低电价优势,将铝电子新材料产业链条延伸到天山南麓,投资8.8亿元在戈壁滩上建起一座专业化电子新材料研发制造工厂。项目建设以来,实现产值近16亿元,并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广铝效率”。今年7月,随着项目二期全面建成投产,化成箔产能提升至2500万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突破11亿元,两地产业发展踏上“双向奔赴、循环升级”的新“铝”程。

新疆桂东电子厂区

“我国各地都有自己显著的产业优势。”广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炼对“跳出广西看广西”有着深刻理解:通过逆周期技改降本、跨周期规划调节、顺周期抢抓机遇,以“产融投”协同发展的战略共识,参与“大循环”、推动“大协同”、构建“大体系”,是广投集团履行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责任的应有之义。

这样的理念贯穿于广西铝业集团的发展历程之中,从聚焦产业价值链提升整合管理,到“握指成拳”组建产业集团,再到合作开放、向海图强,广西铝业集团牢牢把握强链补链延链这一关键,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在《决定》的引领下,广西铝业集团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已形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用碳素—铝加工—铝电子—铝基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架构,因地制宜在全国6个省区建设加工基地,并分别以南宁、百色、北海、贺州为核心布局形成4个产业链群,构建起支撑广西铝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其中,“向海图强”的北钦防沿海循环铝产业集群面貌初显——在北海,广西首个自主投资的年产200万吨绿色生态铝项目进入建设最后冲刺阶段,广西首座20万吨级高桩码头已在今年6月正式投运;在钦州,平陆运河经济带上首个铝产业项目——60万吨碳基新材料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目标是要打造行业领先的全流程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智能化工厂;在防城港,与央企合作共建华昇氧化铝项目,今年4月顺利实现400万吨全面投产,迈出打造生态铝基地的关键一步。

广投临港循环经济产业园20万吨级高桩码头正式投运

“核心就是实现个体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广投集团总经理助理,广西铝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坤介绍,广西铝业集团着力构建圈链协同体系,扩大“朋友圈”、串联“产业链”,形成独具特点的高质量发展方案。“我们以专注铝新材料研发制造的南南铝加工为龙头核心,带动形成了南宁—来宾—柳州高精尖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

南南铝加工、广投柳铝下接市场,聚焦航空航天、3C泛半导体、海洋运输、新能源交通等领域深入研发、上量扩产;来宾是上游输出地,紧密响应新产品领域需求,通过工艺优化和技术攻关,提供高品质原材料。目前,广西铝业集团已掌握从原铝到精铝再到高纯铝的提纯技术,拥有广西唯一一家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坯料生产企业,是广西唯一一家打通航空航天用铝供应链的企业,原铝就地高附加值转化率达97%,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加速聚势提能、攀高向新。

南南铝加工数字化运营管控中心

向“新”而行 打造一流创新型企业

一系列“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持续“上新”,幕后不乏广西铝业集团供给的“广西铝”的身影。2024年12月9日凌晨时分,我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正式出海,标志着我国造船业攻克“皇冠明珠”级技术难题,实现自主可控,跻身世界最复杂海工装备项目制造第一梯队,装置上75%以上罐体材料由广西铝业集团供应,有力推动了关键材料国产化的进程。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广西铝业集团始终面向国之所需、产业所急,把高技术领域的科技攻关作为创新主战场,打破“小院高墙”、突破“卡脖子”难题,科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产出量质齐升:

——成功解决材料变形不同步的关键难题,研制出兼具“四高”(高洁净、高均匀、高致密、高阳极氧化性能)的特种铝合金,实现首家半导体设备用铝国产化供应;

——成功解决航空航天铝合金超厚板材料强度与韧性协同提升的关键共性难题,成功在航空装备落地应用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超厚板,进一步增强航空关键材料领域的自主保障能力;

——成功解决超高压比容量低、耐大电流冲击能力弱、化成效率不足等问题,完成腐蚀和化成技术突破跨越,实现车载电容用高性能电极箔产品的进口替代;

——成功解决阳极氧化膜质量缺陷、高温应用可靠性差等问题,提纯出铝含量大于99.999%的超高纯铝,成为全国第4家可批量化生产超高纯铝的企业,响应航空航天、光伏、半导体器件不断突破发展的极致需求……

广投高纯新材料年产10000吨高纯铝项目

广西铝业集团用一个个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一块块自主研发生产的铝合金新材料的亮相,书写“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生动注解的同时,也让广西国企“硬核”制造由“被看见”变得“被需要”。“广西铝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成型起势、步履坚实,创新在其间分量极重。”王坤提到:“以‘新’提‘质’、以‘质’催‘新’,我们正进一步发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低空经济”,这一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蓄势起飞的“新赛道”。广西铝业集团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率先开展新材料的技术研发攻关,并成功实现应用于飞行汽车核心承力结构件的高强铝合金批量化供应,以“材料硬实力”为争夺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拿下“先手优势”。而在未来市场的另一面,是广西铝业集团聚焦成熟的民用船板市场,以不断精进创新的技术优势构筑产品性能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成为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材料供应商。

数据显示,广西铝业集团现已建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科研平台近30个,与高校组建铝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开展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2项,以创建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为支点,广西铝业集团逐步构建起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向“绿”而兴 深耕绿色发展主赛道

走进来宾、百色广投银海铝的电解铝生产车间,卷着金属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数百台电解槽不知疲倦的“吞吐”着氧化铝与电流,白色粉末“蜕变”为银亮铝液,生产过程顺畅高效。电解铝企业是公认的耗电大户,要想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首当其冲就是要推进电解铝企业的低碳转型。

气势恢宏的百色广投银海铝厂房

广西铝业集团紧扣节能降碳的“必答题”,靶向发力重点领域,以技改升级为“引擎”,推动企业加速向“绿”而行。上述两家电解铝企业早已迈开步伐,更是在今年全面完成了70万吨电解铝产能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每年可节电约4.2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9万吨,节约电费成本约2.17亿元,关键能耗指标跃居国际领先水平;除此之外,2023年投产的240万吨氧化铝管道化升级改造项目引进先进的管道化溶出技术,建成了目前国内铝行业单条生产线中产能最大、降耗显著的氧化铝生产线,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改头换面”让高耗能企业焕然一新,在全链条“碳足迹”管理理念下,广西铝业集团牢牢抓住“人工智能”这一“最优变量”,深入实施“AI+”赋能行动,加速传统型企业转型升级,点燃绿色制造“新引擎”。一个个在智慧管理中心大屏上跃动的数据,实时呈现着各条产线、各台设备的动态,拼出智慧生产运行的“数字脉搏”:铝电解智能槽控系统构建多维数据模型,以自适应算法动态调控关键参数,可自主学习完成工况识别、参数预测与异常诊断;铝加工“工业大脑”智能制造平台应用到丰富场景,搭载健康诊断AI算法,三秒内即可精准感知设备故障,以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精准提升生产效能。

炎炎盛夏,柳州阳和工业新区,广投柳铝厂房顶部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排排分布式光伏正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为铝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依托广投集团拥有的能源供应链,广西铝业集团加快生产能源结构转型,在5家企业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量约58兆瓦,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逐年上升;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区内率先推进“绿电融铝”发展模式,加大节能工艺技术创新应用;为电解铝企业引入最新“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热”巧妙地转化为宝贵的电能,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逐渐形成构建“降碳-提效-增值”的绿色循环链条。近年来,广西铝业集团已推进节能降碳技改项目10余个,建成了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

“变”中求进 多维深化市场化改革

晨光漫过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广银田阳分公司的型材生产车间一片繁忙。工人们有序而专注,各司其职地挤压、表面处理、切割冲压,最终变成一车车高品质的光伏边框,送往东盟国家的组件厂。这是西南地区新能源光伏型材出口量最大企业的一个生产剪影。如今的场面与曾经截然不同,“以前干快干慢影响不大。”一名员工介绍说:“现在,干得快就能拿得多。我因为效率最高当上了机台班长,工资最高的时候可以比之前翻番呢。”

广西铝业集团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以全面深化改革破局开路,直指激励机制这一关键环节,全方位、全覆盖地对旗下企业进行组织、机制、制度、流程等改革优化。在最具市场机遇的5家企业实施职业经理人改革、投资项目效益挂钩对赌、业绩梯次奖励、管理整合差异化薪酬等多元措施试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两大关键环节推行项目式专项激励;穿透式推动市场化主体下沉一线,分层分类制定车间、部门的市场化指标体系;打造立体式对标机制“与先进同行对标、与历史最优对标、与内部标杆对标”……精准牵引各环节、各层次向“价值导向”“效益导向”转变。经过2年多的运行沉淀,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超50%、员工人均收入大幅增长,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动能。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广西铝业集团始终将人才视为驱动改革的核心引擎,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源倾斜和投入力度,优化科技人才队伍薪酬考核激励机制,抓好管理人才、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涌现出以大国工匠培养对象陈仁桂为代表的铝产业“生力军”,2人获全国劳动模范、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支队伍全国工人先锋号、1人获新时代青年先锋、2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个团队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1个团队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集体,以及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劳模、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工匠、广西技术能手等90余项省部级以上个人及集体荣誉,造就一支为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奉献、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

《决定》明确支持广西铝业集团“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铝产业龙头企业”。这既是广西铝产业的时代要求,更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赋予的战略使命。

肩负这一使命,广西铝业集团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引擎,笃行不怠实施两轮“倍增计划”,谋篇布局“十五五”规划。以资本为纽带充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内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升级,对外积极稳妥“走出去”,拓宽海外发展空间,着力构建跨区域跨国境现代化铝产业体系。以昂扬奋进之姿打造硬核支撑,更好发挥广西铝产业资源优势,更进一步提升广西铝产业行业地位,确保“十五五”规划期间营收保持每年8%以上的增长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铝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分享
编辑:0137 010-85895516 syb@aladdiny.com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注明来源为阿拉丁(ALD)的内容版权均属于北京阿拉丁中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简称“阿拉丁”),阿拉丁(ALD)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阿拉丁(ALD)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阿拉丁(ALD)无关。本内容版权归阿拉丁(ALD)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阿拉丁(ALD)客户自身使用;如需转载、引用,请联系010-85895516申请授权,阿拉丁(ALD)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文章/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推荐阅读
阿拉丁旗下网站 京ICP备20200454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854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Copyright©2010 Aladdin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营网 版权所有 智库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联系人:苗润梦 E-mail:mrm@aladdiny.com 电话:180 0127 9137 传真:86-10-8589 5117 营业执照 010-85895516
文章分享地址二维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暂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