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只见一排排光伏板沐光而立,储能系统整齐列阵。厂区内部,一个“智慧大脑”调控着各类能源设施,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用能方案。
这个“智慧大脑”,便是南通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国网南通供电公司于4月正式上线运行的江苏首个覆盖“源网荷储”全链条的市级微电网管理平台。
打开平台,操作界面上实时显示企业的光伏发电量、储能装置运行状态、用电负荷等数据,后台操作人员也可以对企业新能源消纳率、零碳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我们现在只需按照生产需求在平台里选择合适的用电策略,就可以智能调节厂区用电负荷,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非常方便。”该公司副总经理庾夏良说,通过平台按月生成的用能分析报告,企业能更直观地掌握自身能效水平。
“微电网是由光伏、储能等分布式电源和配电设施、能量管理系统等一系列软硬件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国网南通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中心主任袁轶介绍,它相当于大电网的“毛细血管”,在大电网需要“外援”时,能及时调用企业可调资源助力电力平衡,而当微电网内部出现用电波动或故障时,大电网也能及时提供电力支持。
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江苏电力消费持续增长,今夏最高用电负荷一度达1.55亿千瓦,较去年最高值同比增长5.99%。
“作为国网江苏电力保障夏季平稳用电的‘四张网’之一,智能微电网在用电负荷攀升时,提升了电网调控的韧性和应急能力,既满足了用电负荷,又提升了绿电消纳水平。”南通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处副处长张鹏程介绍。
截至目前,南通市微电网平台已接入39个微电网项目建设,实现了车网互动、建筑能效、智能制造、园区源网荷储协同、微电网汇聚的虚拟电厂等5种典型微电网应用场景的全覆盖,累计具备光储充等各类资源344兆瓦,发电量约6012万千瓦时,新能源消纳率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