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以来,山西中铝华润有限公司连续多日实现铝液就地转化率100%的历史性突破,每一滴铝液都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动能。

“链”上聚能 打造“半小时产业圈”
“落户于此,正是看中山西中润稳定的铝液直供!”园区内一家铝板带箔企业负责人表示。铝液直供省去了铝锭重熔环节,显著降低能耗与成本,且原铝液纯度稳定在99.85%以上,为下游产品质量提供坚实保障。作为“链主”企业,山西中润以铝液为纽带,吸引10余家铝加工企业集聚周边,形成覆盖高端铝棒、型材、线缆、新能源零部件等领域的“半小时产业圈”。

为进一步激活产业链活力,山西中润还创新推出“基础定价+浮动激励”的灵活定价模式——既遵循中铝集团销售方案的统一部署,又充分结合区域市场特点与客户需求。“以前在其他地方采购铝液总担心价格波动,现在各项成本公开透明,我们可以提前制定生产计划。”元泰高导材料的采购人员对这一定价机制赞不绝口。灵活的价格策略不仅为铝液销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更让上下游企业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合作关系,产业链凝聚力持续增强。
精准调度 打通保供“最后一公里”
“目前我们已拥有7家铝液直供客户,较去年底新增3家,总需求增长超过60%。自10月初起,已连续多日实现当日产出铝液100%就地销售。”山西中润销售人员的自信,源于一套如同精密钟表般高效协同的调度体系。

实现铝液100%就地消化,是一项要求极高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生产计划与下游需求的精准匹配、运输环节的分秒不差。为此,山西中润建立了全链条协同机制,每日下午,下游客户提报次日需求计划;制造部、物资保障中心迅速进行计划平衡;电解厂依据平衡结果精准安排出铝包次;运输车队严格按计划发车;生产调度中心则根据月度需求和日执行情况,动态调整电解槽出铝计划,确保供应与需求“精准匹配”。信息壁垒的打破,使铝液供应实现了“零等待”“零库存”的理想状态。
在操作层面,精益管理贯穿始终。从专用高温运输包和牵引车的配备,到最优路线的规划;从GPS定位、实时通讯确保全程可控,到严格的标准化作业和持续的技能培训,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无误。电解车间内,吸运工与天车工紧密配合,精确控制每包铝液的重量,既保障槽况稳定,也满足客户需求。这套环环相扣的精密体系,确保了炽热的铝液如同血液般,在产业链的“动脉”中安全、准时地流淌。
精耕服务 铸就“铝中翘楚”品牌
优质的服务是巩固客户关系、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为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山西中润建立了“每月双走访”制度,用“面对面”的沟通,把服务做到客户心坎上。一次走访中,销售人员了解到,每次接货都需要专人到公司钩秤接铝,随着客户用铝量增加,用人成本大幅上升。销售团队当即与公司相关部门展开多轮沟通,最终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了出货流程,每年至少为铝液客户节省人工成本70余万元。细微之处见真章,一次次上门走访、一项项流程优化,不仅赢得了客户的认可,更彰显了企业的信誉与温度。
服务的温度之外,质量的硬度是品牌的基石。作为引领电解铝行业“五标一控”管理模式的发源地,山西中润不断拓展管理内涵,为确保每一滴铝液都是“精品”,公司依托“揭榜挂帅”项目与铝液质量提升竞赛,以电解两级评判、换极操作评价、技术条件保持为抓手,攻克了多个“卡脖子”难题,推动“五标一控”向“精标智控”升级。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不仅倒逼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更打响了山西中润“铝中翘楚”的市场口碑。
赋能发展 彰显企业社会责任
铝液100%就地消化的背后,不仅是产业链效率的提升,更是山西中润践行央企责任、赋能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前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赚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园区周边张师傅在园区一禾铝业工作3年,如今已成长为车间操作能手。在兴县,这条以铝液为纽带的产业链,正不断释放着就业红利。目前下游企业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其中为园区周边村民提供岗位300余个,带动间接就业1000余个。
绿色发展的底色,同样在铝液的奔流中愈发鲜明。铝液就地消化省去了铸锭、重熔等环节,按当前产能计算,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3万吨,节省用电约800万千瓦时——这相当于种植16万棵成年树木的生态效益。目前山西中润4万吨合金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企业将继续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向铝基复合材料等高端领域延伸,让每一滴铝液都创造更大价值,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央企力量。
从集聚产业链、精准保供,到深耕服务、赋能地方,山西中润正以炽热铝液为墨、以吕梁热土为卷,一笔一划书写着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