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以来,按照铝价波动整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2015年四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震荡期、2020年二季度到2022年二季度突破期和2022年三季度至今调整期。铝价整体围绕着宏观调控下经济变化和行业供需格局调整剧烈波动,特别是近五年,铝价波动率大幅提升。分别来看:
2012-2015年:行业产能大幅扩张,供给过剩带动铝价下移。“四万亿”投资计划带动电解铝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涨,国内电解铝产能迅速由2011年的2420万吨提升至2015年的3865万吨,产能和产量迅速扩张的同时,需求的增长难以紧跟产能扩张的速度,因此电解铝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供过于求和产能过剩问题凸显,电解铝价格进入下行周期。
2016-2018年:继钢铁之后,电解铝行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能“天花板”驱动价格上移。针对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我国2017年正式对电解铝实施供给侧改革,2018年确立了电解铝产能天花板约为4543万吨,供给侧改革出清了行业落后产能,使供给端缩紧,电解铝价格上行并维持高位。
2019-2020年:2019年8月份,因台风过境,宏拓实业百万吨产能停产,叠加新疆信发生产事故造成的50万吨产能下降,供应端锁紧推升铝价突破14000元关口。不过,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从中国开始各国经济活动停摆,全球股票及大宗商品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电解铝价格于2020年4月跌至11000元/吨附近,创历史上第三个低点。
2021-2023年:2020年9月,中国确立“双碳”目标后,2021年国内电解铝行业开始执行能耗双控政策,内蒙古、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出现阶段性的减产。同时,能源结构调整的急转弯推动煤炭价格飙升,成本刺激与供应收缩形成共振,铝价在2021年10月份逼近25000元/吨,创20年来铝价新高。随着国家对煤价的干预使得超高位铝价缺少支撑,铝价下滑到短期中枢18500元/吨附近。随后,国家调整能耗双控考核标准,减缓了供应端的担忧。2023年国内铝价整体延续区间震荡格局,尽管供应端仍有云南枯水期减产,但宏观经济弱势复苏下的需求担忧、原辅料成本表现疲弱等成为压制铝价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受欧洲能源危机影响,海外铝企出现超200万吨的减产,叠加俄乌冲突爆发,欧美政府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伦铝库存持续走低,铝价再次急速攀升,到达次高点23870元/吨。此后,国内疫情反复对消费市场带来“点刹”,加之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在高通胀压力下开启激进加息,市场对欧美经济衰退的担忧进一步加剧,铝价在消费弱预期的态势下加速回落。
2024年至今,铝价在震荡中寻求突破。2024年以来,国内电解铝价格走势整体呈现“N”型,特别是4-5月期间,在国内外宏观氛围提振,及黄金、白银、铜及氧化铝等商品普创新高的带动下,沪铝短暂突破22000元/吨关口,刷新2022年下半年以来新高。在淡季需求压力下,铝价经过两个多月的回调,8月下半月重拾涨势,9月中旬开始,除了国内相继出台多项重磅利好政策之外,氧化铝市场货紧价扬的成本支撑和季节性去库成为铝价上探的主要动力,沪铝主力合约最高上探21800元关口,创年内次高。11月中旬开始,虽有高成本区域和重污染天气下少量减产检修,但在置换产能稳步投产的情况下,供应端保持稳步增长。同时叠加传统消费淡季来临,及11月15日铝材出口退税取消加重出口压力、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带动美元指数上探及关税预期下,国内铝价承压回调,12月份中旬一度跌破20000元/吨关口。数据显示,2024年阿拉丁(ALD)华东电解铝均价19920元/吨,同比去年同期上涨1229元/吨,涨幅6.58%。
中国电解铝期现货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阿拉丁(ALD)、SH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