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公安部在全国启动二手车出口试点工作以来,二手车出口逐步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出口二手车27.5万辆。2025年7月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2024年这一数据接近40万辆,增长迅速。
在行业高速发展中,低价竞争、二手车售后服务存在短板等隐忧也逐渐显露。
在7月3日下午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中国“0公里”二手汽车出口引起国际关注。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汽车是“大件耐用”消费品,鼓励和支持“二手车”市场发展是各国通行做法。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促进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
二手车出口驶上快车道
我国二手车出口始于2019年,回顾六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到几个里程碑。
“2019年之前,国内二手车禁止出口。2019年,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公安部在全国启动二手车出口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出口,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2020年,将‘一车一证’转变为‘一证多车’,为出口业务提供了便利。此后试点企业和试点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直到2024年的全面放开,让有能力做二手车出口的企业找到了业务方向,提高了市场活力。”他说。
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全国共出口二手车27.5万辆,出口额6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2.81亿元。2024年2月,商务部等5部委发布公告,将二手车出口由试点转向全面铺开。
7月3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何咏前介绍,2024年2月,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二手车出口有关要求和程序并发布公告,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一年多来,各地根据公告要求组织实施,严格保障质量安全,做好二手车出口相关工作,满足了海外消费者的购车选择。
商务部等5部门文件显示,出口车辆应符合《二手乘用车出口质量要求》(WM/T8-2022)或《二手商用车辆及挂车出口质量要求》(WM/T9-2022),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产品检测报告。出口目标国有准入标准的,出口企业应同时声明符合当地标准。鼓励二手车出口企业使用“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查询车辆维修记录。
在二手车出口中,有一类“0公里”二手车显得尤为特殊。多位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反馈,“0公里”二手车贸易模式是将国内发布的新车推介给国外客户宣传其优势,在客户下单后采购新车,以二手车方式出口到对应的国家。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汽车本身就有很高性价比,将准新车以“0公里”二手车方式出口,相对其他国家的二手车有更高的竞争力。但这种出口总量较小,随着行业的规范发展,以及中国二手车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0公里”二手车出口占比有望进一步下降。
西安一家汽车出口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19年是二手车出口元年,2024年的政策则是建立了二手车出口全流程追溯体系,解决了车况信息不透明的痛点。”
随着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行业发展驶上快车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透露,2024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在40万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