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铝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阿拉丁!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咨询热线:010-85895516
当前位置:阿拉丁 > > 热点关注 > 财经
欧洲长债“风暴”:2万亿荷兰养老基金"去杠杆",德法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多年新高
2025-09-02 08:29   来源: 综合媒体
分享

为适应新的“生命周期投资”模式,荷兰养老基金正在解除其在长久期利率掉期中的大规模头寸,导致德国和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多年新高。市场尤其担忧的是,年底大量基金集中切换系统,可能造成流动性错配,加剧市场波动。交易员正为此做准备,以应对年底到明年初的潜在动荡。

一场规模近2万亿欧元的风暴正从荷兰养老金体系内部酝酿,其冲击波已开始撼动欧洲债券市场,推动长期借贷成本升至多年高点。

近几个月,德国和法国的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目前已交投于多年高点附近。市场动荡的核心是荷兰一项酝酿已久的养老金体系改革。据ING集团策略师称,部分由于此次改革,一项衡量未来30年期欧元掉期波动的指标近期也已上扬。

这一转变已促使部分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调整策略。贝莱德和英杰华投资建议对收益率曲线长端保持谨慎,转而青睐短期债券。摩根大通资产管理等机构则认为,这一问题正使得美国国债相对于欧洲政府债券更具吸引力。

尽管荷兰央行表示有足够的缓冲措施应对,但市场对潜在的流动性错配和年底集中过渡的风险仍感到焦虑。交易员们正积极为可能出现的波动做准备,这场改革如何平稳落地,已成为欧洲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冲策略转向引发市场震荡

此次改革的核心是荷兰养老金的投资模式转变。过去,为了确保无论利率如何波动,未来都有足够的现金支付给退休人员,荷兰养老基金严重依赖长久期利率掉期等衍生品进行对冲。

而新的“生命周期投资”体系要求,年轻成员的资金将更多地投向股票等风险较高的资产,从而减少对长久期对冲工具的需求;年长成员的储蓄则会倾向于债券等更安全的资产,但其相应的对冲久期也将缩短。

这一转变迫使养老基金大规模平仓或解除其持有的长久期掉期头寸。虽然荷兰经济仅占欧元区总量的7%,但其养老金体系在市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根据欧洲央行数据,荷兰的养老金储蓄占欧盟总额的一半以上,其持有的欧洲债券总额接近3000亿欧元,任何大规模的策略调整都足以引发市场涟漪。

交易员为年底波动做准备

市场参与者正高度警惕即将到来的风险窗口。根据计划,约36家基金定于明年1月1日切换至新系统,届时正值市场流动性通常较为清淡的时期。如果大量基金同时寻求平仓其长久期对冲头寸,投资银行和经纪商可能难以匹配买卖双方,从而导致交易系统堵塞。

巴克莱银行欧洲利率研究主管Rohan Khanna表示,长久期掉期的供需失衡已经十分显著,寻求获利的市场参与者(如对冲基金)可能会等待事态发酵后再介入交易,这可能导致收益率曲线迅速陡峭化。他认为,明年1月市场将如何演变是“任何人的猜测”,但“紧张情绪将会非常高涨”,市场在类似情况下可能“变得缺乏流动性或出现跳涨”。

德意志银行的Pierre Hauviller也认为,过渡可能会“前置化”,市场正在为此进行定价,“针对1月初的波动性交易已经非常拥挤”。

长期债券需求面临考验

养老金改革的另一个直接影响是,市场对长久期政府债券的需求将受到考验,而1月份通常是新债发行最繁忙的时期之一。数据显示,德国和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连续四个月上涨。

荷兰银行策略师Sonia Renoult等人估计,荷兰养老金行业最大的敞口集中在德国、法国和荷兰的债务上。需求的下降可能会给这些国家的政府带来压力,促使它们转向发行更多短期债券。然而,此举将使它们更频繁地进行债务再融资,从而面临更大的利率波动风险。

今年以来,荷兰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已经陡峭了近50个基点,为欧盟成员国中幅度之最。英杰华投资管理着83亿欧元固定收益资产的Steve Ryder表示,鉴于年底可能出现的动荡,他们将避免持有任何长久期的欧洲债券敞口。

政治不确定性与缓冲措施

为这场复杂的过渡增添变数的是荷兰的政治危机。今年夏天,荷兰政府及随后的看守内阁相继垮台,导致政局不稳。负责此次过渡的社会事务部长Eddy van Hijum也已辞职。不过,据该部一位发言人称,原定给予养老基金在过渡后额外一年时间来减少其利率对冲的计划预计不会受到影响。

此外,一些缓冲因素或能缓解冲击。例如,如果养老基金确信自身有足够的缓冲垫来吸收潜在损失,它们可能会提前开始平仓。同时,政府给予的一年调整期也为有序过渡提供了空间。荷兰央行表示,将继续监测过渡过程,并相信这一调整期“为养老基金有序调整其投资组合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

然而,市场交易部门的焦虑情绪依然存在,正如先锋领航的国际利率主管Ales Koutny所言:“每个人都知道这件事会发生,但没人知道最终结果会是怎样。”

分享
编辑:0137 010-85895516 syb@aladdiny.com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注明来源为阿拉丁(ALD)的内容版权均属于北京阿拉丁中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简称“阿拉丁”),阿拉丁(ALD)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阿拉丁(ALD)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阿拉丁(ALD)无关。本内容版权归阿拉丁(ALD)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阿拉丁(ALD)客户自身使用;如需转载、引用,请联系010-85895516申请授权,阿拉丁(ALD)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文章/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推荐阅读
阿拉丁旗下网站 京ICP备20200454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854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Copyright©2010 Aladdin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营网 版权所有 智库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联系人:苗润梦 E-mail:mrm@aladdiny.com 电话:180 0127 9137 传真:86-10-8589 5117 营业执照 010-85895516
文章分享地址二维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暂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