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媒体报道,2025年8月底伊朗铝业协会负责人侯赛因·古达尔齐披露,伊朗电解铝行业正因电力与氧化铝供应持续短缺,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困境。该国现有超过65万吨/年的电解铝产能,但实际年产量仅约56万吨,产能闲置率超14%。伊朗矿产与矿业工业发展及革新组织(IMIDRO)同期发布的最新数据亦显示,2025年3月至6月间,四大电解铝企业铝锭总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万吨至20.5万吨。
IMIDRO数据显示,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的11个月间,伊朗四大电解铝企业——南方铝业公司(SALCO)、中央城市阿拉克的中部铝业公司(IRALCO)、南部霍尔木兹甘省的马赫迪铝业公司及佳加姆铝厂(Jajarm)——合计产量55.2万吨,同比下滑5.16%。具体来看,SALCO以22.2万吨居首,Iralco(16万吨)、Almahdi(13.9万吨)及佳加姆铝厂(Jajarm)(3.1万吨)分列其后。同期铝土矿产量达26.2万吨,氧化铝及氢氧化铝分别生产7.4万吨和12.4万吨。
据阿拉丁(ALD)了解,伊朗铝产业链始于佳加姆(Jajarm)综合体的氧化铝生产,其后依赖四大核心电解铝厂。据测算,若要实现满负荷生产,伊朗每年需130万吨氧化铝,但国内唯一的一家氧化铝厂——佳加姆(Jajarm)氧化铝厂供应仅能提供25万吨,其余则依赖进口。受外汇限制影响,每生产1公斤铝锭需消耗约1.92公斤氧化铝,原料进口成本持续高企。尽管今年伊朗国内铝土矿产量同比增长35%,氧化铝产量亦有小幅提升,但原材料的供需缺口随着地缘政治的原因仍未填补。因美国为首的西方制裁等原因,伊朗无法通过美元直接向外购买足够的氧化铝用于补充。
另一方面,能源短缺与资金压力形成恶性循环。据阿拉丁(ALD)了解,伊朗虽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近年来却饱受电力短缺的困扰。据伊朗国际电视台报道,去年底,由于停电,伊朗50%的工业园区已停止运营。老旧的基础设施、国际制裁和管理不善等问题叠加,导致伊朗约80个电厂关闭,停电造成了巨大损失。尽管据伊朗官方口径表示45万吨电解铝可满足国内需求,但实际流入本土产业的仅30万吨电解铝,剩余部分需通过出口换取外汇以维持氧化铝进口。这种模式直接冲击下游产业,箔材、汽车零部件及电缆制造企业因电解铝原料供应不足陷入困境。特别是自2024年开始,南方铝业(SALCO)宣布计划在2025年第二季度扩产30万吨电解铝产能,但因电力及氧化铝原材料供给问题导致至今仍无法顺利投产。
阿拉丁(ALD)分析认为,当前行业呈现结构性矛盾:尽管铝土矿与氧化铝产量增长保障了部分电解铝生产环节的稳定,但电力短缺与资金掣肘所导致的氧化铝短缺始终制约未来伊朗的电解铝产能释放。古达尔齐对夏季电力短缺可能缓解持谨慎乐观态度,但分析认为未来伊朗冬季天然气供应限制或对电解铝产能带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