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剑指汽车行业“黑公关”“黑嘴”“口水战”等乱象,旨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汽车行业的种种乱象会污染网络舆论环境,使得行业内的交流偏离了基于产品和技术的正常竞争轨道,阻碍行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此次专项整治是对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重要纠偏,不仅是为了保护单个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是为了维护整个行业的健康生态和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未来,消费者获得的真实信息将增多,消费者和车企的互信也将得以加强。
“拉踩”引战,汽车行业“口水战”不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网络乱象已成为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从恶意诋毁攻击到夸大虚假宣传,各种不正当手段层出不穷。其中,车企之间的“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等行为尤为引人注目。
今年5月,前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姚飞在某车主群内,针对吉利的一款车型发表了不当言论。从网友发布的截图来看,姚飞评价竞品吉利银河星耀8时,采用了“烂车”等形容词,引发舆论关注。
随后,吉利和奇瑞方面的高管均就上述事件迅速表态,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微博回应称,“已就个别员工言论引发的争议与奇瑞高层沟通,奇瑞展现出了诚信负责的风范,此事已得到妥善处理,告一段落”。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也发文表示:“奇瑞品牌一位干部发表了对友商产品的不当言论,我们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停止其一切工作。”
此次事件以奇瑞迅速处理涉事高管、双方高层握手言和告终。但背后也难免折射出汽车行业的“内卷之战”早已从产品本身蔓延到了汽车之外的舆论场。理想汽车CEO李想就曾在《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第一期的视频播客中提到,“我们从i8开始就被黑,包括后面黑我们车主形象,这都是有操纵的”。
近期,针对恶意抹黑等行为,不少车企都拿起了法律武器。9月4日,针对部分自媒体及其关联MCN机构的恶意抹黑行为,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官方微博发文称,比亚迪已正式提起诉讼,要求公开道歉并索赔300万元;8月30日,江淮汽车法务官方微博也发布声明称,近期“猎狐网”等网络账号多次发表文章(含视频),传播涉及江淮汽车的不实信息,误导社会公众,损害江淮汽车形象,江淮汽车已依法开展维权,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