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铝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阿拉丁!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咨询热线:010-85895516
当前位置:阿拉丁 > > 热点关注 > 财经
风电逆袭、光伏失宠,中国电建新订单折射新能源投资热点反转
2025-10-22 11:53   来源: 澎湃新闻
分享

中国电建(601669.SH)10月20日晚披露的主要经营情况显示,该公司今年1-9月新签合同金额9045.27亿元,同比增长5.04%。相较于境内新项目不足1%的合同额同比增速,前9月其境外新签项目合同金额同比大增21.45%。

分项目类型看,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金额5852.28亿元,同比增加12.89%,但不同细分业务出现明显分化。比如水电新签合同额1494.38亿元、同比增速68.82%,风电新签合同额1828.74亿元、同比增速54.67%。反观太阳能发电项目,新签合同额1379.18亿元、同比萎缩33.36%,火电新签合同额338.29亿元、几乎腰斩。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国电建的风电新增合同额持续领先光伏发电,已成为该公司所有能源电力类业务中新增合同额占比最大的细分品类。

风电逆袭、光伏失宠,折射的是在新能源市场化新规136号文落地过程中风电的电价和资产收益更为可观,“偏好风电、不待见光伏”已成为央国企新能源投资中的普遍现象,除沙戈荒大基地在建项目外,集中式光伏电站开发放缓。

从山东、云南、甘肃、新疆已公布的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结果来看,光伏的机制电价大多低于风电。最为明显的是国内光伏装机第一大省山东,光伏和风电的机制电价较煤电基准价0.3949元/kWh分别下降43%和19.2%,风电比光伏高出0.094元/kWh。不仅如此,该省的风电入围规模约为光伏的近5倍,风电拿到了远高于光伏的机制电量。

以水电为绝对主导的云南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的降幅相对温和。9月30日,云南省2025年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公布,光伏项目出清机制电价0.33元/kWh,较竞争极其激烈的山东省高出46.7%。在山东竞价中遭到当头一棒的光伏圈,勉强被云南竞价结果打了一剂强心剂。

10月16日,甘肃2025年度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炉,风电、光伏同场竞价,出清价格均为竞价下限0.1954元/kWh。

从电网消纳角度看,风电具有更优的出力曲线和更高的容量系数。光伏出力高峰集中在午间,此时工业企业多午休、居民用电少,电网负荷低谷常出现“发用错配”,甚至负电价;而风电出力高峰在夜间和清晨,能与光伏形成“白天用光伏、晚上用风电”的互补,帮电网减轻调峰压力。

这是风电项目更受开发商青睐的核心原因——当前,电力系统更需要风电,而非光伏。

“像甘肃、新疆这些地区,限电影响比较大。经济发达区域的机制电价更多是对存量项目的保护,有的是80%,但对于增量项目而言确实不太友好,大家在投资光伏项目时会非常谨慎。”一位“五大六小”发电央企旗下新能源子公司高管此前对澎湃新闻坦言,其所在企业当前的新能源开发重点是风电,尤其是海风,除了大基地,对光伏项目的诉求很弱,“很少去做。”

正泰集团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在今年SNEC光伏展上对澎湃新闻表示,在136号文市场化新规下,风电项目收益优于光伏,是该公司在国内开发的重心,海外开发则聚焦高毛利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海外项目的收益率预期稳定性也高于国内。“我们(指正泰新能源)的项目开发已基本转向风电,现在风电的比例比光伏高。对公司经营而言,卖风电站能确保企业健康活下去。”

此前有行业媒体统计,2022年、2023年国家层面及各省份发布的新能源建设指标中,光伏项目的规模大幅高于风电项目。然而2024年开始,部分省份下发的指标中,风电项目的规模远大于光伏项目,企业对风、光项目的投资热情发生逆转。去年下半年,挂牌出售光伏电站资产的央国企明显增多。

分享
编辑:0137 010-85895516 syb@aladdiny.com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注明来源为阿拉丁(ALD)的内容版权均属于北京阿拉丁中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简称“阿拉丁”),阿拉丁(ALD)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阿拉丁(ALD)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阿拉丁(ALD)无关。本内容版权归阿拉丁(ALD)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阿拉丁(ALD)客户自身使用;如需转载、引用,请联系010-85895516申请授权,阿拉丁(ALD)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文章/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推荐阅读
阿拉丁旗下网站 京ICP备20200454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854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Copyright©2010 Aladdin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营网 版权所有 智库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联系人:苗润梦 E-mail:mrm@aladdiny.com 电话:180 0127 9137 传真:86-10-8589 5117 营业执照 010-85895516
文章分享地址二维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暂不分享